8月15日,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关峡苗族乡三板桥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消防检查和走访工作,为建设平安小区奠定基础。三板桥安置小区位于该乡关峡村境内,系该县最大的集中安置点,人员结构复杂,共安置270户,1060人,其中本乡安置256户1010人,外乡镇14户50人。
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聚焦安置点搬迁群众办事“两头跑”难题,通过设立党支部、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成立业主委员会等举措,着力提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公共服务能力,全力扎实推进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党建引领搭平台,筑牢基层服务“主阵地”。该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将党群综合服务与“一站式”便民服务相结合。去年,在县乡两级的指导下成立了“三板桥临时党支部”。同时还从县派工作队、乡派工作组、专职村干部、业主委员会中选优配齐业务人员,配套办公设施,完善活动场所,明确综合服务、就业指导、维修维护三个办事窗口,打造“三板桥集中安置点一站式服务中心”,将残疾证办理、孤儿认定申请、低保户认定办理等服务事项纳入安置点管理,确保了安置点各村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不用“两头跑”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
加强服务提效能,优化服务管理“职能圈”。为确保安置点群众办事更省心、更顺心、更贴心,关峡乡专门组织人员对服务中心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办事人员、公示办事内容、排定服务时间,每周指派一人进行坐班,集中受理群众事务。同时,为让集中安置点搬迁群众人人知晓能就近就地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关峡乡通过集中安置点微信群、公示栏张贴告示、楼栋长入户宣传等方式,使惠民便民政策广泛知晓、深入人心。
抓好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群众“快融合”。该乡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创业、产业发展等,推动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资70万元建立了小区红白喜事活动操办场所;乡政府向邻村大园村流转土地50余亩,按照搬迁家庭人口数,人均分配20平方米的菜地,搬迁群众有了“菜篮子”。此外定期召开安置点劳动力技能培训班,建设就业帮扶车间5个,吸纳劳动力171人;利用三板桥光伏发电收益,为小区公益性岗位、小型公益事业以及电费奖补提供资金支持,确保搬迁群众快融入、有就业、逐步能致富。(通讯员 丁独秀 特约记者 蒋佰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雨母山镇开展禁毒宣传“进社区”活动
下一篇:最美县委大院“美丽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