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湖南讯(通讯员 唐兰荣 记者 符秋祖)12月21日,走进位于衡阳市珠晖区茶山坳镇大昌村的湖南玉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股鱼丸的清香扑鼻而来。只见几位师傅正在手打鱼丸,他们左手捏起一团原料,右手操刀,刀锋左一下,右一下,中间拢一下,一个两头尖、中间粗的饺子形状的鱼丸就出炉了。然后,把做好后的鱼丸放在蒸笼里蒸。不一会,一笼洁白如玉、热气腾腾、芳香四溢的鱼丸子便脱颖而出了。
工人正在手打鱼丸子。(唐兰荣 摄)
“鲜香四溢,太好吃了!”一位市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鱼丸子就往口里塞,大快朵颐。该公司负责人邓楠向记者介绍道,蒸鱼丸,“火候”的把握也是个关键。“火候”不到,蒸不熟透;时间过长,则会“老化”,鱼丸便失去了洁白的光泽和鲜嫩的口感。
记者眼前的邓楠在湖南农业大学毕业后,2019年在长沙从事软件开发,月薪高达万余元。3年前,95后小伙邓楠放弃高薪,怀揣着对农业的一腔热爱回到家乡茶山坳镇发展自己的事业,直播带货金甲岭鸡萝卜。今年,又看到衡阳特色美食衡阳鱼丸常年市场需求量大,又没有季节局限性,于是,在大昌村村支两委的帮助下,湖南玉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生产销售衡阳鱼丸子,并成功创立自己的品牌——味湘锦。
出笼的鱼丸子热气腾腾、芳香四溢。(唐兰荣 摄)
由于本身在大学里学的是电子商务,又有过销售经验的邓楠开始搭乘电商的大船,为自己的鱼丸子寻找合适的渠道和售卖端口,踏出网络销售的新步伐,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邓楠的鱼丸广受市民喜爱,“味湘锦”这一品牌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支持。衡阳市内的一家食品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该公司每天都要从这里进购200斤左右鱼丸在自己的实体门店销售,生意红火。
“目前每天可生产1000斤左右鱼丸子,通过线上线下销售。”邓楠说,公司投资已达200余万元,并与村集体签订原材料保护价收购合同,需要的食品原材料全部来自于茶山坳农户种植养殖的绿色产品。此外,公司每年还向村里缴纳3万元租金。当说起公司的未来,邓楠信心满满,力争年产量达30余万斤,年产值达到700至800万元。
正在车间里忙碌的邹祝娥,是大昌村村民,平常在家带带小孩,如今入职公司。“在家门口每月就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还可以照顾家,真是太好了。”邹祝娥感到很有盼头。像邹祝娥一样,大昌村等附近有30多户村民加入,高峰期公司用人需求还要达到50余人。
市民正在品尝鲜美可口的衡阳鱼丸。(唐兰荣 摄)
村民陈先安既是公司股东,又是技术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自从跟着父亲打鱼丸,至今已有30多年经验,为了提供鱼丸质量,他还前往衡阳各地拜师学艺。鱼丸要好吃,选鱼很重要。“鱼是来自茶山坳镇农家用青草喂养的5斤以上的泥塘草鱼,这样味道更鲜嫩Q弹,属于纯天然绿色食品。肥肉要选黑猪肥膘,这样更润滑鲜甜。”此外,该公司还投资4万元引进打浆机设备,边打浆边制冷,保持原材料的新鲜。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近年来,大昌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切实增强特色产业的支撑带动作用。该村党支部书记尹茂刚介绍,今年村里除引进鱼丸产业外,还发动村民种植萝卜300余亩,亩产萝卜可达4000斤,由湖南金甲吉食品有限公司保底收购,可收益60万元。多方拓宽村民收入渠道,为助农增收和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也让老百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定,生活更美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黄山交通执法:重拳出击 打非治违“暖冬”行动持续发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