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新观察

2023
05/18
11:46
新华
分享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1%,双向投资规模接近200亿美元,覆盖领域日趋广阔……自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双方经贸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以“深化务实合作 携手共向未来”为主题,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16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开幕,来自中东欧多国的嘉宾和企业汇聚一堂,共商合作。新华社记者深入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企业采访调研,观察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新趋势、新动能。

  坚持务实导向,合作成果丰硕

“中方计划今后5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争取实现未来5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额翻番”“继续推进宁波等地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

2021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掷地有声,各项成果不断落实。

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投资合作日趋紧密——

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1%,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9.2%。截至目前,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规模接近200亿美元。2023年一季度,中国对中东欧国家全行业直接投资同比大幅增长148%。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济优势互补,合作需求强劲。“从商品结构来分析,机电产品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口、出口商品的比重均达70%左右,这表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体现了双方贸易合作的高水平和含金量。”商务部欧洲司司长余元堂说。

undefined

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附近拍摄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绿化景观造型(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互联互通发展迅速,合作“动脉”更加畅通——

5月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大型船只装卸有序,渡轮码头人流络绎不绝。

2008年,中远海运与希腊方面签署为期35年的特许经营权协议,2010年中远海运港口比雷埃夫斯码头有限公司(PCT)成立,此后不断追加投资,改造升级基础设施,比雷埃夫斯港已成为地中海地区领先的集装箱大港之一、欧亚双向陆海联运通道新枢纽。

“中国公司对港口的投资实现了共赢。”PCT工程部主管安东尼斯·阿佩吉斯说,投资不仅为希腊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增强了公司的发展优势。

基础设施项目稳步实施,实现高水平共建共赢——

2023年3月,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段正式开通运营一周年。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旗舰项目,运营一年来铁路累计运送旅客超过293万人次,培训当地技术人员近300人次,开启了巴尔干地区高速铁路的新时代。

黑山南北高速公路优先段、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先后通车……2022年,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签署工程承包合同达93.6亿美元。

“坚持增进友谊、共谋发展,坚信开放创造机遇、包容成就多元,是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成果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作奎说。

  扩大互惠互利,合作动能强劲

在采访中,不少企业与商会负责人不约而同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机遇。“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这意味着更多机会和潜力。”波中商务联合会副主席亚采克·博切克说,波兰牛奶在中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波兰化妆品品牌也在进入中国市场。

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东欧展馆,企业代表展示来自波兰的日用消费品(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另一方面,博切克也注意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和中方人员正赴波兰寻找投资和贸易机会,他经常接待来波兰寻求合作的中国公司代表。

“我们更愿意从中东欧国家进口。”在长期从事有色金属贸易的宁波优佳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尤海崇看来,性价比高的中东欧商品对于国内进口企业而言,是新的市场机遇。

为加快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商品目标落地,优化营商创业环境,推动双方人员往来与通关更加便利化,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实招,从强化博览会平台作用、用好经贸合作机制、发挥跨境电商优势、继续鼓励地方引领示范等方面积极推动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商品。

作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我国举办的首场面向中东欧地区的国家级展会,本届博览会到会参展商超3000家,专业采购商超10000名,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提供了更多机遇。

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东欧展馆,来自斯洛文尼亚的企业代表现场展示雪具产品(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飞表示,除了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之外,还将鼓励和支持中东欧国家和企业参加进博会、消博会等中国举办的各类展会,扩大中东欧产品在中国的知名度。

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示范合作区,宁波成为中东欧商品进入中国的首选地。上线中东欧进口商品通关一件事服务平台,建成中东欧商品常年馆、中东欧贸易物流园,升级优化中东欧进口食品综合保险让经营者更安心、消费者更放心……中东欧商品输华“绿色通道”不断构建完善。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动和完善中国—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合作的对话机制,助力中东欧企业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地对华出口。”李飞说。

  携手共谋发展,合作潜力巨大

回望来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成果丰硕;展望未来,双方经贸往来延伸到产业合作、互联互通、人文交流各个方面,潜力巨大。

——数字、绿色、低碳等新领域新业态合作前景广阔。

农业合作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最早确立的合作内容之一,很多中东欧国家农产品已经走上中国老百姓的餐桌,十多年来双方农产品贸易增长了61.34%。

外国企业代表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东欧展馆洽谈(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今后在数字农业合作方面大有可为。”法国欧洲科学院院士兰玉彬认为,精准农业航空技术、生态无人农场等技术方兴未艾,双方如能在该领域找到好的合作切入点,不仅有利于中国的乡村振兴事业,也有助于保障双方的粮食安全大计。

随着欧盟向绿色能源转型,一大批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清洁能源项目正在中东欧国家稳步推进。2021年投运的匈牙利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考波什堡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是匈中清洁能源合作的典范,黑山、中国与马耳他三方合作的莫祖拉风电项目,成为当地一张新的绿色名片。

余元堂表示,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国超大市场规模潜力和中东欧地区的区位优势,重点拓展绿色、低碳、数字、健康等新领域新业态的合作,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网络更加立体多元。

作为亚欧大陆新通道,中欧班列蓬勃发展,10年间班列联通中国境内108个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208个城市,2022年全年开行1.6万列,同比增长9%。南向通道也成功开通,提供了对欧运输新方案。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成为中欧班列重要通道和目的地。

与此同时,中欧陆海快线建设积极推进,中国与波兰、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国港口物流合作日益密切,通过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亚欧大陆日益朝着立体多元化连接迈进。

——标准互认、金融合作、人文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在本届博览会上,一批欧盟地理标志产品首次集体亮相,包括匈牙利贵腐酒以及希腊的科扎尼西红花、乌佐茴香酒等。

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东欧展馆匈牙利馆展出的贵腐酒(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李飞介绍,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清单已完成公示,增加了350个地标产品的互认互保。此外,中欧牵头制定并更新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中国建设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等陆续发行绿色债券。

文化部长论坛、文化遗产论坛、文化艺术嘉年华、电影节联盟……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多领域、深层次、全方位的人文交流合作蓬勃开展,覆盖教育、科技、文创、艺术、影视、语言等多个领域。

今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第二个10年起步之年。新起点上,继续共商共建、深化务实合作,定能不断释放合作潜能,携手迈向美好未来。

  文字记者:方益波、屈凌燕、谢希瑶、顾小立、于帅帅、陈琛

海报设计:段媛媛

编辑:储兴华,戚文娟、侯帮兴、郭洁宇

统筹:何雨欣、周咏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中亚峰会丨“飞阅”西安瞰古今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