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雪渐渐消融,黑土地还在渐渐苏醒,黑土地上的人们却早已开始忙碌:准备农资、筹措资金、清雪扣棚、检修机具,还有一些人走进科技备耕的课堂,和专家面对面探讨增产良方……
据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截至3月18日,全省种子已下摆72.96%,化肥下摆71.4%,0#柴油下摆54.1%,农药下摆38.7%,农膜下摆66.8%。水稻育秧棚98.02%已完成清雪,88.09%已完成扣棚。
在机具准备上,全省已检修农机具233.15万台(套),占计划的82%;培训农机管理和农机驾驶操作等农机从业人员7.71万人次。
在科技备耕上,全省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培训“百日行动”,累计培训农民和农技人员51.3万人次,举办培训班1933场次,高素质农民专题培训475场次。
密集部署列出备耕时间表
3月16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出《关于印发全省2024年备春耕生产指导意见的通知》,随通知下发的还有4个附件:《2023年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南》《黑龙江省2024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2024年黑龙江省备春耕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2024年黑龙江省备春耕植保工作要点》。
通知中说,要压紧压实生产目标任务。各地要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共同担起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责任。同时,要配合好自然资源部门加大对《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的通知》的宣传,让种植主体了解耕地用途管制政策,指导生产主体依法依规发展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高值高效作物。要加强撂荒耕地排查,一旦发现撂荒,要按照“能种尽种”原则,一亩不差地落实复耕复种计划。要引导农户提早确定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意向,加快托管服务合同签约。
通知还对每一项工作列出了时间表,比如3月20日前,水稻智能程控水稻浸种催芽车间要确保全部达到待用状态;3月25日前,全面完成水稻育秧大棚清雪扣棚任务;3月底前,各地要全面落实好种植计划,完成好农机具检修工作;4月初,各地春耕生产物资下摆工作要全部到位;力争4月25日左右结束水稻育苗,5月20日左右结束大田播种,5月25日左右结束水稻插秧,切实把各种农作物都播(插)在丰产期,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加快推进秸秆还田离田
通知要求,各地要落靠“田长制”主体责任,确保秸秆还田与离田工作顺利实施。要合理制定秸秆还田、离田计划,将包保人员、作业方式、作业机械细化到每个地块。要抢抓化冻前的有效时间,组织秸秆收储运主体和广大农户加快秸秆离田进度,对打完包但未离地的,要抓紧集中清运,做到彻底“清零”。对尚未打包的秸秆,要做到打包清运一条龙作业,确保3月底前应离尽离、离田离地,不误农时。要充分利用省级秸秆还田作业补贴和保护性耕作补贴政策,根据当地积温、降水和大风等气候特点,结合种植结构、耕作习惯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宜的秸秆还田作业模式,依托农机合作社或农机大户,实行集中连片作业,按照技术路线和作业规范,提高秸秆还田作业标准和作业效率,整村、整乡推进。
扣棚整地 水田紧锣密鼓
15日开始,一场春雪飘飘洒洒,又增加了各地水稻育秧大棚清雪扣棚的难度。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对积雪厚的地方,要充分集中机械力量、畜力、人力,加快清理育苗地、苗床土除雪化冻工作,做到清除一栋扣一栋,确保播种时置床化冻深度达30厘米以上。要避免带雪扣棚,防止积雪融化造成置床湿度过大,无法适时播种和影响播种质量;集中育秧小区要把积雪运到远离小区的地方,棚与棚之间必须挖有排水沟,防止积水倒灌。针对一些地区劳动力不足问题,各地要组建农民服务队,要清除育秧小区内道路积雪,保证小区内道路畅通。同时,要加强对已扣大棚的管理,雪后要及时清除棚顶积雪,加固棚架、棚膜,做好风雪灾害防范工作,防止因管理不到位压塌或刮倒大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方面清好雪,一方面还要用好冬雪,截蓄桃花水,促进水库补库增容,为水稻泡田用水创造条件。水田整地要坚持翻耙旋相结合,已秋翻的提倡旱整地,实行节水作业;未秋翻的,半喂入收获机收获后的秸秆根茬,可用水田犁深翻18厘米以上把秸秆埋入土壤,然后进行浅水泡田,在花达水状态下用装有滑切搅浆刀的搅浆平地机打浆整地,避免秸秆漂浮;经全喂入收获机收获后的高留茬水田,无需翻耕,可使用装有滑切搅浆刀的高留茬还田整地机,在泡水一周后花达水状态原茬搅浆2-3遍,沉降后可满足机械化插秧要求。
保墒增温 旱田因地制宜
旱田如何因地制宜整地?通知要求得很细致,各地要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茬口,以保墒为主,局部土壤含水量大的地区与散墒作业相结合,指导农民科学选择适宜的整地方式,促进保墒增温,为夺全苗创造条件。对去秋已起垄地块,要顶凌镇压,封墒保墒;对已耙完整平地块,要顶凌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对已翻完未耙地块,要抓住墒情,实行封墒耢平耙细、起垄镇压;对垄形保持好可原垄免耕播种的地块,提前将田间积堆秸秆散开平铺,防止播种拖堆;对秸秆已离田地块,对田间秸秆残余物进行再清理、再离田,提高播种质量。(记者 周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河南郑州: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