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走进安徽省肥西县花岗镇大黄村,白墙青瓦的乡村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家家户户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百善孝为先”“团结友善、互相帮助”等栩栩如生的主题壁画随处可见,成为大黄村乡村美丽、百姓安居的生动注脚。
航拍大黄村。肥西县文明办供图
曾经的大黄村,经济薄弱、交通闭塞,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如今,阡陌纵横的通组路串联起各组各户,大黄村先后入围“安徽省第一批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这样的变化,源于一次“大改造”。2016年开始,该村对全村环境进行大刀阔斧地整治,围绕房屋美化、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和污水净化,改造房屋、亮化墙体、安装路灯、建设广场,大黄村华丽转身,旧貌换新颜。
颜值是面子,气质是里子,如何让村子有里有面?近些年来,大黄村紧紧抓住家风建设这个“牛鼻子”,以家风家训传承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好家风蔚然成风。
众所周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内涵丰富的家训,不仅彰显着一个家族的品德和智慧,还以家族的“小气候”时刻温润着社会的“大生态”。
在大黄村,主要姓氏有王姓、郭姓、刘姓、陈姓、袁姓等,人们邻里守望,互帮互助,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其中,“和谐、平等、真诚、廉耻、礼义、忠信、孝悌……”是袁氏家训的部分内容,也几乎是每户人家的门头标配。
在袁忠来家里,“安徽好人”“合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作为大黄村前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她带领村民一起修成了“四丰路”,村里对外联系通畅了。随后,服装厂、农家乐等纷至沓来,村民的收入也不断提高。
在袁忠来看来,“家训”是她能够扎根大黄四十载的“密码”,也是大黄村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亮堂的“密码”。
“荣誉的背后,是良好家风的代代传承。特别是在当村书记的那段时光,和大家伙一起把村子建设得越来越好,特别有自豪感!”袁忠来说,当时大家都是拧成一股绳想把村子建设好,有力出力、有人出人,“不会太计较得失,村里风气一直保持得很好。”
航拍大黄村。肥西县文明办供图
事实上,推进文明乡风建设除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头作用外,还需要培育新型乡贤,打造建设文明乡风的“新引擎”。
以大黄村“孝道之家”刘秀好家庭为例,他们的家训是“敬老爱幼,和睦乡邻”。其中,家中四代同堂,长者得到悉心照顾、孩子受到良好教育,邻里关系还很融洽,并获得合肥市孝星,村里以此为榜样,设立了“孝道之星”评选,引导全村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近年来,该村未发生一起赡养纠纷,老年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在涵养好家风、传承好家训的基础上,践行好家教同样重要。
大黄村党总支书记王前明介绍,“我们村里有一家二代出了9个博士,在村里也是一段佳话,让群众学习有榜样,打造坚定自信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大黄村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采取群众乐于接受、便于参与的方式,通过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对评选出的星级文明户进行表彰,让大家形成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不定期组织开展关爱困难党员、留守老人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搭建固定式、移动式理论宣讲课堂,定期举办“家风家训大讲堂”“好家风故事会”等活动,用群众的身边事教育群众的身边人,凝聚起了诚恳、朴实、善良的淳朴民风。
如今的大黄村,村史馆、文化广场等应有尽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文明乡风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与灵魂。
家风好则民风淳,民风淳则乡风正,大黄村的家风家训传承工作只是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肥西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倡导“好家风好家训”,依托地域浓厚的家风文化底蕴,因地制宜深入挖掘传统家风家训中蕴含的优良元素,着力挖掘、培育一批代表地方特色的优良家风家训,把家风家训“植”进千家万户,营造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促社风的浓厚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黑龙江:多措并举提单产 合理加密促增收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