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衡阳高新区首次举行技术需求路演的背后

2024
07/10
09:46
中国新报
分享

 

      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

 

      目前,技术需求不精准、对接渠道不通畅、科研资源不共享,仍然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堵点。

 

      为破解这个堵点,衡阳高新区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一改此前“科技成果路演促转化”的做法,首次举行企业技术需求路演,采取“园区搭台、企业出题、高校答卷”的方式走协同创新之路,携手南华大学成立先进电源系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自主化软件协同创新中心,并举行“携手创新•共筑未来”为主题的“双高”对接会暨新质生产力技术需求路演活动,现场发布31项科研成果和13项技术需求。

 

       这是继今年4月衡阳市域产教联合体在智造谷成立后,衡阳高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再次按下“快进键”。

 

       两个协同创新中心肩负全新使命而生,注定不同凡响。

 

2024年6月26日,“双高”对接会暨新质生产力技术需求路演活动在湘南湘西高新软件园举行。

 

园区:技术路演“破冰”之举

 

       衡阳高新区首次举行企业技术需求路演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产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企业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快速感知市场需求脉动,将市场需求转化为科技创新需求,从而给高校精准出题。高校按需答题,促进科技成果顺畅转移和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创新支撑,培育产学研用畅通对接的科研生态。”衡阳高新区科技创新与人才服务局局长汪美玲告诉记者。

 

        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该采取怎样的路径?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通过企业和高校双向发力,促进产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实现成果供给和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有助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汪美玲认为,园区积极主动地搭建起高效便捷的平台,让企业与高校能够面对面地深入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其目的就是释放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更好激发企业和高校两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此次成立的两大创新平台,既是建立全面、及时、准确的产学研用合作信息服务平台,也将实时发布企业的技术需求和高校的科研成果,可极大地提高校企信息对接的效率和精准度,也可有效地整合企业、高校等各方资源,促进双方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推动形成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具体而言,南华大学先进电源系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将有力地促进大井电源、众源科技等电源企业的蓬勃发展;而南华大学自主化软件协同创新中心,可望为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的软件企业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近年来,衡阳高新区推动“双高”合作成效显著。先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华大学等 10 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通力合作,建成北航衡阳产学研中心、上海交大 5G 创新中心、雁城区块链研究院等多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衡阳高新区将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和市委书记刘越高调研南华大学的指示精神,加强与南华大学等高校沟通会商和交流合作,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在衡阳实现产业转化,坚定不移地担当起引领创新发展的重任,持续优化创新环境,不断完善创新机制。”衡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胡琼峰表示,衡阳高新区将以此为契机,成立服务专班,高起点谋划合作项目、高标准推进合作项目、高质量实现合作共赢,努力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入的层次与高校进行合作。

 

        协同创新的浪潮汹涌澎湃,产教融合的旋律激昂奏响。产教融合之路虽充满挑战,但在衡阳高新区,探索与实践已迈出坚实步伐,正以昂扬的姿态,引领企业与高校劈波斩浪。

 

专家团队赴大井集团调研。

 

企业:创新驱动如盼甘霖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点于“生产力”。

 

        所谓“新”,是指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指的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新业态、新动能。

 

        所谓“质”,是强调在坚持创新驱动本质的基础上,通过关键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创新驱动力,指的是物质、质量、本质、品质。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新产业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更强调内在的发展质量,在激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走出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增长路径。

 

        湖南大井集团董事长曹柯深有感触地说:“在刺刀见红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攻克技术难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然而,由于企业自身在人才与技术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往往难以凭借自身的力量独立解决这些严峻的问题。”这番肺腑之言,也深刻反映出企业在技术困境面前对创新驱动的殷切期盼。

 

        大井集团作为一家集电子信息研发、电子产品性能检测、电源适配器与医疗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多类设备实现了进口设备的国产代替,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企业在创新制造上亟需科研助力。

 

        曹柯表示,高校不仅汇聚了各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还具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丰富的学术资源,能够为企业提供从理论研究到技术应用的全方位支持。

 

 

        然而,曹柯同样有着自己的顾虑。他坦言,高校科研与企业需求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高校的科研工作往往侧重于学术前沿的探索与理论创新,对市场的实际需求响应不够及时和准确。这就导致许多科研成果难以直接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无法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从“创新产品”到“上市商品”,在曹柯看来,不仅仅是“转化”就能万事大吉。把产品变成合格的商品,更需要被消费者接受,这其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即“市场”——把产品拿到市场上,消费者认可了,才会有商品化,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

 

      “高校和企业之间还存在着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曾与高校有过合作的湖南科灏董事长丁宾则认为,从他以往的合作经验来看,高校往往没有深入了解企业的最新需求,企业也不清楚高校的科研动向。这导致双方难以精准对接,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丁宾直言不讳地说,目前的机制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存在一定障碍。高校的科研工作者追求的是学术和职称,而企业更关注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导致双方合作过程中在目标设定、项目管理、成果评价等方面难以达成一致。

 

       “成果转化从来不是难在一个‘点’上,而是整个‘生态’。” 丁宾认为,唯有构建全新的协同创新生态,方能有效提升转化效率。

 

活动现场,湖南科灏工作人员进行技术需求路演。

 

高校:产业升级绝好模式

 

        面对新一轮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为当今高校科技创新的主旋律。

 

        南华大学副校长夏昆指出,此次合作将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在衡阳率先“开花结果”,带动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到衡阳,为衡阳经济社会发展和南华大学新时代高水平建设凝聚强大合力。

 

        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万亚平认为:“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确实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先进的实验设备以及众多优秀的专家学者。但如何将这些宝贵的资源和优势,有效地转化为能够真正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科研成果,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深度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实现科研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以及如何确保研究成果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具备高效性和实用性,这些都是高校在探索产学研合作道路上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研究得再好,不结合实际问题也是空谈。”万亚平表示,现在企业需要的就是解决它最直观的、能够促进他生产力发展的一些问题。创新中心的挂牌,给出了正确的导向,正因为企业更能接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企业提出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非常接地气的,是符合时代的需求。

 

        万亚平认为,创新中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结合高校科研能力和技术能力来共同为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助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024年6月26日,两个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运行。

 

         这些年来,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陈文光教授也一直在思考:高校实验室里开发的新技术,如何才能被社会知道,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企业不适合做基础研究,而高校的优势恰恰是开展试错型基础研究。同时,学校实验室所欠缺的产品转化能力,也可以通过企业的迭代需求不断进行验证。”实际上,陈文光不仅在思考,也为此付出了不少实际行动。

 

         早在20多年前,陈文光就开始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用自己掌握的技术知识,带领团队帮助不少企业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其中更不乏“央”字头、“国”字头的企业。目前,为了解决衡阳国能新能源发电中电压、电流的计量精度进一步提高的问题,陈文光仍经常奔波在实验室和生产一线之间。

 

       “科研项目来源于企业需求是一种很好的协同发展模式,也希望通过不断探索高校与政府、与企业的合作路径,形成一种区域共性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在陈文光看来,与过去量大面广、自发的高校科技人员与企业合作相比,有组织的校企合作可以组建跨学科跨领域、上中下游衔接的攻坚团队,针对行业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问题,解决行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推动产业迭代升级,从而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精细化市场。

 

陈文光教授在实验室进行科研测试。

 

      专家点评:

 

      开展颠覆性技术研发的创新平台

 

      吴小军(南华大学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主任)

 

      拥有“园区搭台、企业出题、高校答卷”基因的协同创新中心,将是开展颠覆性技术研发的创新平台。

 

       首先,将大力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高校拥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而企业则具备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和市场渠道。通过共同打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双方可以实现科研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而企业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后,能够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可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高校在基础研究、人才资源和科研设备方面具有优势,而企业在资金、市场信息和生产经验方面更为丰富。双方合作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共同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协同创新中心为高校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共享资源的平台,包括科研设备、实验数据、人才信息等。这种共享有助于降低创新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再次,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促进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这种体系能够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并通过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企业也可以从中选拔和引进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同打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可以针对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种合作有助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作用,可以引导和支持高校和企业开展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升级和产业升级转型。(通讯员 邓小山 吴帅 刘君山 廖承雄 记者 符秋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贵州镇远:筑牢夏夜“防护墙” 当好平安“守夜人”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