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检察官承认虚假供述致副局长获刑 司法权威将如何维护

2024
05/26
17:37
中国新报
分享

 

      近日,澎湃新闻、红星新闻等媒体相继披露,前检察官曹宣祥声称自己曾做出虚假供述,致原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沈承刚被错误定罪。沈承刚因徇私枉法案被被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原判:判处两年半有期徒刑。法院认定,沈承刚在收到他人请求后,指示下属违法办理案件,故意包庇有罪之人逃避追诉。

 

       贵州毕节市公安局七星关分局前常务副局长沈承刚手持自己的身份证在视频中声称,自己是被诬陷的,是受到骗供和诱供才作出的认罪,因办案机关承诺只要他认罪,可以做不起诉处理,他才违心承认了相应的违法事实。

 

       一同在视频中出镜的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前委员、四级高级检察官曹宣祥同样手持自己的身份证在视频中称,他是被专案组成员“刑讯逼供”,警方对自己实施了长达20余天的不间断审讯,不得不作出违心的供述,导致沈承刚被诬陷。

 

      目前,贵州省高院已立案受理。

 

      这个案例揭示了中国法制观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执法者的权益保护和公正审判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执法者,副局长沈承刚被冤枉并遭受不公正的审判,这不仅损害了他的个人权益,也损害了整个司法系统的公信力。

 

      反映了中国法制观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公众对法律体系的信任度不高。当一名执法者遭受冤枉时,公众往往会质疑整个法律体系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因此,加强公众对法律体系的信任度是当前法制观念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突出了法律教育和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当公众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时,他们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法律教育和普法工作,以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必须明确的是,任何形式的虚假供述都是对司法公正的严重挑战。在刑事司法体系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应当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接受审讯,他们的供述应当基于自愿和事实。根据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任何办案机关严禁使用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采用暴力、威胁以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被害人陈述等言词证据待搜集女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排除”。该案中由于检察官作虚假陈述,检察院负责追究制造非法证据警察的责任,检察院、公安局串通一起,冤假错案不可避免。

 

       对于曹宣祥和沈承刚的指控,司法机关必须慎重并提级展开深入调查。如果他们的指控属实,那么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不公,也是对整个司法系统的伤害。这种行为是对法律尊严的践踏,是对公正审判的挑战。

 

        司法系统的运作需要各方面的信任和支持。作为公民,公民有责任确保司法系统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当我们看到有违公正的行为时,应该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而不是默不作声。只有当所有人都积极参与维护司法公正,才能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有效的司法体系。

 

        中国法制观念的进步和改革方向。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中国司法体系在处理类似案件时是公正、公平的。但同时,加强公众对法律体系的信任度、法律教育和普法工作以及执法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也是法制观念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建立更加公正、公平的法律体系,更好地维护每个人的权益。

 

       法制观念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持续的投入。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法律救济途径,同时也需要增强对法律体系的信任。只有这样,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才能勇敢地站出来,寻求法律的保护。

 

       对于执法者来说,他们需要时刻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严格遵守法律程序,避免因个人私利或关系网而影响公正执法。他们的每一次决定都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必须对法律有深入的理解和尊重。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法律体系的监督和参与。只有当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并积极参与其中,才能确保法律体系的公正、公平和有效。

 

       这个案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进步的机会。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一个更加公正、公平、有效的法制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其中享有平等的权益和尊严。

 

       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的舆论监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一名执法者或公民遭受冤枉时,媒体应当积极报道,让公众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舆论的压力,可以促使司法机关加快处理速度,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在当下开放的网络环境下,网络平台也为公众提供了发声的机会。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拥有了一个发声的渠道,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对于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执法者来说,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申诉,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增加申诉成功的可能性。

 

       在面对曹宣祥和沈承刚的指控时,法院应该进行深入调查,以证实或否定这些指控。如果指控属实,那么必须对涉案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以确保司法公正。如果法院没有对这些指控进行足够的调查,那么这将损害司法的公信力。

 

       司法机关必须对虚假供述给予高度重视,因为它不仅损害了个人的权益,也破坏了整个司法系统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必须对任何形式的非法审讯和欺骗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以确保司法公正和公平。同时,也要呼吁公众积极参与维护司法公正,通过各种途径表达我们的关切和诉求,以推动司法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及时消弥舆论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给曹宣祥、沈承刚以及所有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一个公正的答复,同时也让公众看到司法公正的决心和行动。虚假供述不可容忍,正义不容妥协!

 

      法制观念的进步并非一帆风顺。在面对阻力时,我们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只有我们坚持追求公正和公平,才能让法制观念不断向前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其中享有平等的权益和尊严。(本报记者  石平 刘鹏飞)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农民工受伤身陷官司“漩涡” 法院为劳动者撑起“保护伞”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