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后,中央红军鏖战土城,1935年1月28日,红军在土城战役中奉命撤出战斗,1月29日凌晨从元厚、土城地区一渡赤水河,挥师西向进至贵川云边鸡鸣三省,途经贵州七星关区林口镇、四川叙永县石箱子彝族乡和水潦彝族乡、云南镇雄县坡头镇,前往云南扎西地区。
12月5日上午,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进行贵川云“四渡赤水•鸡鸣三省”旅游融合宣传的“啊!里山!先生”和我,在走访了贵州七星关区林口镇“红军街”后,从“红军街”启程,在贵州鸡鸣三省村短暂逗留,便向四川叙永水潦彝族乡赤水河村挺进。
一步“踏三省”,站在贵州林口镇鸡鸣三省村青龙山顶,看向四川云南隔河喊出都可答应的地方,由于贵州与四川的赤水河上还没有大桥、贵州与云南的渭河上也还没有大桥,“啊!里山!先生”和我开车前往位于赤水河上的四川叙永水潦彝族乡赤水河村,我们的车却跑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才抵达云南与四川交界的赤水河村。
令人高兴的是,云南与四川交界的果哈河上,已经建起了一座大桥,这座大桥就称为鸡鸣三省大桥。
贵州这边看过去并不是很大的一座桥,到了这里一看,这桥不仅伟岸雄壮,而且就连接在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悬崖绝壁边,横跨在果哈河上。
“啊!里山!先生”把车停在四川这边,我俩便下得车来,你别说,这里虽然偏僻,但还比较讲究,找个方便的地方,没发现,结果看到下面一处标有“解忧”二字,临近一瞧,一幅对联显示为“来前百步紧,出后一身松”。
轻松出来,眼前呈现一幅不大的标语:“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上行至桥头,往上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十个大字赫然醒目……
抵达四川,才四、五分钟,“啊!里山!先生”和我便充分感受到了川文化的厉害,当然,“啊!里山!先生”祖籍是四川人,而且到贵州还没有好几代,自然他也不是等闲之人。
站立在四川叙永水潦彝族乡赤水河村鸡鸣三省大桥四川一边的桥头,脚下峡谷深深,看向贵川界河赤水河对岸的贵州,群山巍峨,横入眼帘,在伟岸的青龙山顶,鸡鸣三省会议纪念碑清晰可见。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打卡留念的旅游圣地:她既是渭河与果哈河交汇从这里开始叫赤水河,又是赤水河大峡谷,更是当年中央红军长征中路过的鸡鸣三省……
再不,“啊!里山!先生”和我现场就遇到了一对穿着新衣的新娘新郎,正在此放鞭炮和礼花打卡留念,新郎和朋友忙着把礼花和鞭炮铺开,尽管天气较冷,穿着较薄的新娘仍站在车顶亭亭玉立,正尽情享受着他(她)俩的幸福快乐。
旁边的知情人介绍,他(她)们就是上边一点的陈姓一家。
“快进来吃东西……”时间已是中午一点有余,已到午餐的时候,还没等正在欣赏美景的我反应过来,“啊!里山!先生”已经坐在鸡鸣三省大桥头广场上的一个红色篷布摊下,吃起了烤熟的鸡蛋,热情的女子就向我发出了好客的邀请。
我立即加入进去,一连吃了三个鸡蛋、两块豆腐干、一钵油炸带皮小洋芋。
一边吃着,“啊!里山!先生”和我便与这位女子聊开了——
原来,她叫徐燕,30多岁,她家这里属于水潦彝族乡赤水河村,原来叫岔河村。
结婚前,徐燕是外出打工,结婚后,看见家乡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就没再出去过,就在家门口鸡鸣三省大桥头摆摊,从炸洋芋开始,学做小吃生意,这两年来,生意不算好,每天多时能挣一千多元,少时就一百多,今天上午已经得一百多了,早上还有贵州的两个女孩过来吃。
刚开始做小吃时,徐燕说她做的不太好吃,因为没有经验,现在做的好吃了。而且她做得干净,“要做干净,做的要自己都能吃,我做的比那边几位的干净,她们年纪大了,卫生上没整好,赶不上我的。上面领导来检查后,说喊我带带她们。这个不好带,因为她们年龄大。”徐燕说。
徐燕父亲71岁,母亲63岁,丈夫是开大车的,每月有一万多元的收入。
“做小吃,要多学人家做的好的,别说其他的,就是辣椒面,也要舍得买好辣椒,多加调料,要花功夫做,客人才会喜欢。”徐燕说,现在生意不好做,她这里,条件是有限一点,几年前她12万元买了辆小车,每月两千多元的贷款,到去年已经还清了。
“在这大桥头,前些年生意好的时候,比如春节、端午节和国庆假期,我炸洋芋,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能挣四、五千元……”徐燕说这话时,似乎还有些激动。
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能挣四、五千元……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
“我家四层楼的房子已经修好,我老公正在那边抓紧装修,装好后就开成酒店,你们下次来鸡鸣三省,就可以住我家了,我给你们优惠。”徐燕说着,站起来用手指给“啊!里山!先生”和我看她家正在装修的房子,“你们看,那边那四层楼房子,白色的那栋,就是我家的……”
“虽然房子修大了,开成酒店,但来住的客人不可能时常都有,所以即使以后,我也还要继续做我的这个小吃。”徐燕说。
干净卫生的徐燕小吃店,非常的实惠,这次“啊!里山!先生”和我两人,吃了个大饱,结账时就26元。
鸡鸣三省大桥,无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勤劳智慧徐燕,可谓是赤水河村“一支花”。
离别鸡鸣三省大桥的路上,车过徐燕家四层的新房子前,看着房子边还称着的支架,“啊!里山!先生”说:“下次来,我们就住她家!”(本报记者 刘延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天星酒创始人禄炳宪调研毕节“吃”二氧化碳企业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