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八斗才华藏傲骨 三湘桃李沐春风丨记晚清湖湘才子吴獬

2024
10/22
15:10
中国新报
分享

 

       吴獬(1841-1918)号子长,字凤笙,又名凤孙。谱名熙藻,榜名獬,今临湘市桃林镇三合村昼锦堂人。吴獬,18岁补县学生员,中秀才,22岁任教,28岁参与编纂《临湘县志》,32岁选癸西科拔贡,35岁举丙子科亚元,48岁中已丑科进士,50岁任广西荔浦知县,54岁挂印返籍,辞官改教(部选教授),77岁从岳阳金鹗书院山长任上回乡颐养,78岁病逝。吴獬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才子、学者,又是一位以民为本的清官,更是一位杰出的楹联家,教育家,民俗学家和诗人。号称“文章雄九郡,桃李遍东南”。在湖湘大地上至今流传着吴獬的许多故事。          

 

 

能诗善文  关心国事   

    

          吴佩孚,这是个历史人物,我们姑且不加评价,但他受吴獬影响甚深。他秀才出身,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元帅)。1917 年吴佩孚自称学生,拜见吴獬,两人谈笑自若。临别时,吴佩孚恳求吴獬赠赐墨宝。吴獬略加思考,随即写了赠联:“民国正需廉耻将;吾家又出广平候”。此联乃劝勉吴佩孚不要做有辱先祖之事,要做一名好官。吴佩孚

 

         对此触动很深,将赠联一直悬挂在客厅,奉为座右铭。1919年五四运动时,他以“爱国军人”的身份,反对“巴黎和约”签字,后任两湖巡阅使、直鲁豫巡阅使,无不洁身自好。据说吴佩孚大败于北伐军后,居住北京,做到了“不纳妾、不出洋、不积金钱、不住租界”。正是这样,他曾被《时代》杂志评为“中国最强者”、“玉帅”。那个时代的他,能做得这样,不能说他不是一名优秀分子。据有关人士撰文其说,这都是他受了吴獬这副联的影响和教诲之后带来的良好修养和效果。

 

 

(吴佩孚向吴獬借墨宝)

                 

廉洁自律  两袖清风  

    

         晚清时期,广东、广西无地不赌,抽头以送给官员的贿赂钱叫“摊 规”。荔浦每月的“摊规”钱可达二三千贯,其中送给知县的是大头。吴獬四十八岁赴京殿试,中了个进士,朝廷把他放于广西荔浦县任知县。走进县衙,自题堂联一副,云:“简政宽刑,与民为善;修文重礼,息讼宁邦”。这副堂联是一副自勉联。它充分体现了吴獬为官清廉,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境界和内心世界。正是由于有这种思想的约束和自控,吴獬没有与当地的黑恶势力、腐败分子为伍。从梅实先生写的戏《弃花翎》中可以看出,那时的荔浦县,黑恶势力当道,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腐败透顶的行为极为猖獗,在那个人治的社会、无法可依的社会、昏天黑地的社会,不同流合污,你就只有死路一条。后来,他又获知时有两广奸人骗贩内地人口出洋做苦力一事,老爷据实上报“迭请恶惩”,而“大吏为虎作伥,卒不获准”。吏治于此之腐败,这与吴獬的思想和行为是格格不入、大相径庭的。出任县令仅四年,吴獬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便辞官不做,愤然回乡,毅然决然地走进了他热爱的清廉园地,从事着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                     

                  

传道授业  人才辈出

    

         清末民初,中国正处在半封建半殖民社会。满腹经纶的吴獬,与其说他执教为业是养家糊口,不如说是他以高度的责任感无私奉献教化民众。潜心于教育,四处讲学,光绪二十二年选为杭州府教授,兼敦仁书院山长;后应广西巡抚沈中丞之聘,襄办广西学务。辛亥革命后回湘讲学,先后在临湘莼湖书院、岳州金鹗书院、长沙岳麓书院、通城青阳书院、衡山石鼓书院、衡阳研经书院、江宁(南京)三江师范、江南高等学堂任教;光绪二十八年吴獬回岳阳创办岳郡联中。“榕树不腐,桂树不雕,华实未难栽,先在深培根脚;漓江自南,湘江自北,波澜皆尽致,各须浚取源头”。这是吴獬为桂林府读书堂写的一副堂联。这副联充分体现了吴獬培根铸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思想。文化娱乐活动,同样具有教化人的作用。吴獬也不放过一丝一毫的教育机会。吴獬在长沙岳麓书院任教期间,看过一场戏后写了一首诗,云:“锣鼓喧天上彩楼,男人扮做女人头。容易少年容易老,一时快活一时愁。金榜题名空富贵,洞房花烛假风流。谁人识得其中意,莫学少年去荡游。他从教一生,粗茶淡饭,布衣简从,两袖清风;执教十余院校,门生数以千计,可谓桃李芬芳、人才辈出,其中杰出者有符定一、曹典球、赵恒惕、刘洪、李澄宇、舒新城等。  

 

 

满腹经纶  创作颇丰  

    

         吴獬虽为封建社会八股文高手,但却不守旧,不迷信。是一个明辨是非,与时俱进有正义的感长者和智者。吴獬是现代新文化的践行者。创作了《戒赌歌》、《破除迷信歌》、《放足歌》、《不易心堂集》、《一法通》、《戒烟歌》、《獬录宣讲》等著作。号召民众破除迷信、打破枷锁、清除陋习、自强自立,与封建思想作斗争。可谓开近代文风、民风的杰作佳构。例如《戒烟歌》开头写道:“鸦片烟,罪恶渊,吸上瘾,面黄连,倾家荡产泪涟然。”对于吸烟的后果写得入木三分,可谓韵味浓郁,形象生动。先生从光绪九年起,经常怀揣一支短笔、一个墨盒及一叠稿笺,收集民间流传的俗谚、谐联和格言名句,经过十馀年的努力,稿笺装了几竹篓,最后编纂成《一法通》。《一法通》是吴獬编著的一本学童蒙学精品。其中收集的民间俗谚,文籍典故,无不富含哲理,精采十分。读来是琅琅上口,细想又拍案叫绝。比之《三字经》、《增广贤文》等浅显易懂,而又更能显示出民族大众文化的智慧与博大精深,因而在清末民初广泛流传于民间。毛泽东少时即熟读此书受其影响乃至一生。《一法通》堪称国学精品。书中收集的尽是流传在湘鄂赣民间的格言俗语。如“瓜像瓜,种像种,螺蛳生的个纠头种。不是骑马种,骑到马上耸也耸。”谐趣横生,哲理深刻,又朗朗上口,是为人处世不可不读的佳作。一部《一法通》,胜过《三字经》,五万余言,诙谐哲理、朗朗上口,不少湘北老人至今犹能背诵全本或部分。100多年以后的今天,《一法通》中的一些锦言妙语,仍被人们当作社会交往的口头禅,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是不可低估。

                 

三过裤裆 亲身说教

 

          临湘农村,过去有一封建陋习,女人的衣,特别是裤子(俗称“小衣”)不能晒在男人衣服的前头,更不能晒在路上、走廊或过道上。据说,男人从女人的“小衣”下钻过去了,是要倒霉的。所以做媳妇的如果不注意这些,就被认为是缺少家教,犯了大错,轻则挨打受骂,重则被休弃回家。一次,有家媳妇一时疏忽,把女裤晒在了过道上,于是引得公婆骂,丈夫打,闹得不可开交,一定要将她赶走。尽管左邻右舍劝解,还是无济于事。有道是,缘劝拢,火劝开,于是好心人便去请獬老爷和事。好个獬老爷!一不坐轿,二不骑马,一请就来。他来后,什么也不说,就问那衣服原先是怎么晾的。好事的人真将“小衣”按原样当路晾好了。獬老爷看后,还是不说话,他从女裤下钻了过去。然后回过头对众人说:“你们看我是谁?”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您是獬老爷!”吴笑着说:“好,你们再看。”说罢又从女裤下钻了过来。回过头问众人:“你们看,我是谁?”众人心里有点明白了,回答的声音更大:“獬老爷!”吴獬狡黠地一笑说:“啊,原来我还是吴獬!”说到这里,他又从“小衣"钻过去往台阶上一站,十分认真地说:“刚才大家都看见了吧!我从‘小衣’下钻过去是吴獬,又从‘小衣’下钻过来,我还是吴獬,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晾‘小衣’的媳妇又有何错呢?” 寥寥数语,说得在场群众心里热乎乎的,说得媳妇的公婆和丈夫面红耳赤,媳妇更是感激不尽。就这样,一场家庭矛盾化解了。从此,老爷钻“小衣”的故事被传开了。后来,吴獬戏撰一联云:三钻裤裆,仍为吴獬;常闻俗子,偏重科头。

                

全神贯注  糍粑醮墨汁

    

          清道光廿八年(1848),7岁的吴獬被送入私塾读书。私塾为古代传统教育机构,大多由读书人、秀才开办。教学宗旨为启蒙识字,读书内容多与科考有关。吴獬勤学,无论到何处,总是书不离手。就是走路,也是边走边读。路人只要听到读书声,便知那是吴獬来了。夏天,为了躲避喧嚣,静心读书,吴獬会独自到无人处,专心读书。读到得意处,连饭都忘了吃。冬天,因天冷,他就装一箩筐棉籽,将脚煨在棉籽里,然后读书到深夜。当棉籽渐冷,他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本,上床睡觉。一年正月,吴獬的嫂子煎了一碗糍粑,端给他吃,同时放一碟红糖在他面前。吴獬一边看书,一边吃糍粑。当他的嫂子去收拾碗筷时,发现吴獬虽然吃了糍粑,那碟红糖却未动。再一看他的嘴上,竟然长满了黑“胡须”。原来,吴獬因看书太专心,用糍粑蘸墨汁吃了。此举,将吴獬的嫂子笑弯了腰。从此,吴獬吃墨汁的故事,家喻户晓了。   

    

         吴獬论文凭,他不过一进士,且48岁那年才中举;论官衔,芝麻七品,仅当了四年,自个儿弃了;论家庭背景,出身寒微,用现在的话说,叫草根。可他属湖南历史上八大文化名人之一,先生十八得中秀才,其文才有“湖南第一,天下第七”的美誉。他去世差不多一百年了,他的《一法通》、他的对联以及他的故事依然在民间流传,一代又一代,愈传愈远,愈传愈神,他就是东北的王尔烈,河北的纪晓岚,新疆的阿凡提,他是临湘人的骄傲,也是湖南人的骄傲,同时也是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魏新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瓷为媒 对话世界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