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2024
01/07
08:52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分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是在深入分析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为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更加注重推动高质量发展,把高质量发展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一场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深刻变革。当前,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面对这些难题,只有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切实解决好发展质量问题,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还要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外部环境日趋严峻复杂的背景下,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使命任务和新的发展环境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为紧迫的要求,必须把高质量发展摆在更为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第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要推动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供需动态均衡,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增强韧性。同时,要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二是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同时,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通过统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不断优化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环境,提升供给质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三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教育公平。要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全遍及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要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四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二,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贯穿经济工作全过程的主线。通过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长期增长潜力。同时,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实现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一方面,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切实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创新,需要根据我国的现实需要和社会有效需求,不断提高产品、服务、创新质量。对经营主体而言,要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评价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创新活力。在财政支持上,根据创新技术水平和研发投资能力,有重点地增加对创新密度较大的经营主体的技术创新投资支出;在金融支持上,推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强化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激励约束作用。要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完善能耗控制机制,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还要加大力度推动气候治理,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第三,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党立足我国发展所处的新阶段、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作出的战略选择,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支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必须在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中把握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中,提出“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准确把握发展和安全的辩证统一关系,把发展作为安全的基础,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使二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发展和安全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体两面,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统筹发展和安全,要坚持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没有发展作为支撑的安全,必然难以长久;没有安全作为保障的发展,必然不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部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归根到底要靠发展,只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安全的物质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仍然会遇到可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和挑战,需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既看到危机、增强忧患意识,又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化危为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第四,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政策体系支撑,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十分关键。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需要进一步提高国家发展规划战略的科学性,持续优化目标、加强合理分工、提高协同效率,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特别是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发展难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新的更加坚实的基础。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把握发展规律、从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梳理、总结、提炼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强大动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他们让五星红旗飘扬在祖国最东端
下一篇: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