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政绩考核,看“产出”更要看“成本”

2024
08/21
12:29
中国新报
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指出“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强调“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而违背客观规律。这实际上为政绩考核树立了一个更高的标尺——不仅关注短期的“产出”,更要深入剖析背后的“成本”。

 

       现实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却陷入了“唯GDP论英雄”的误区。他们过分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却付出了沉重的环境、资源和社会代价。例如,某地区为追求短期GDP增长,引进了多家高污染企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居民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这种短视行为,无异于竭泽而渔。

 

       错误的政绩观背后,既源于对发展理念的误解,也与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密切相关。一些干部为求个人升迁,急功近利,自然容易忽视那些长期而艰巨的基础性工作。同时,过于单一的经济指标考核体系,也未能有效引导干部全面、均衡地发展。

 

       正确的政绩观,应是一种全面、长远的视角。它不仅关注即时的“产出”,更重视背后的“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如资源消耗、资金投入等)、社会成本(如社会稳定、民生福祉等)和环境成本(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只有全面考量这些因素,我们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决策。

 

       为了纠正这一偏向,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明确政绩评价不仅要看“产出”,更要看“成本”。其次,要完善考核机制,将环境、社会等因素纳入考核体系,形成一个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最后,要加强监督和问责,对那些盲目追求高速度、高增长而忽视“成本”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正确的政绩观,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在追求政绩的过程中,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短期利益所迷惑。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以长远发展为出发点,真抓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陈文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3800万人次
下一篇:第六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举行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