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谢展寰了解以回收塑料升级再造的隔音装置。
【大公报讯】本港首座焚化发电、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的转废为能设施、位于石鼓洲外海人工岛的I.PARK1,预料今年底投入运作。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昨日表示,转废为能是通过焚烧产生热能,并转化为电能的废物处理技术,不只是把废物“一把火烧掉”。他称有些物料的回收成本大于经济收益,焚烧发电可以是更佳的废物处理方案。
I.PARK1正在建造,而位于屯门曾咀中部煤灰湖的第二座转废为能设施I.PARK2,建造合约已于去年12月展开招标。谢展寰昨日在网志称,坊间有一些误解,担心政府未来会把废物“一把火烧掉”,不再推动减废回收,他说这反映不少人对全球广泛推行的转废为能技术和背后的环境经济学,认知不足。
谢展寰说,回收再造的核心理念,是将废物转化为可用物料产品。但在现实操作中,回收成本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得昂贵,甚至不可持续,对环境影响更高。他举例发泡胶,密度很低,收集和运输废发泡胶的成本十分高,加上回收发泡胶还需高温熔化和化学处理,导致回收成本高昂,处理成本可高达数万元一吨,而且会释放有害气体,过程消耗的能源和资源碳足迹也十分高。
谢展寰说,“当回收成本高昂且效益低时,坚持不计成本的回收只会增加社会的经济负担,亦可以加重环境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焚烧发电可以是更佳的废物处理方案。”随着技术进步,现代转废为能设施展现的优势,包括减少垃圾填埋,节省土地资源,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远低于填埋,而且提供可持续能源,减少依赖化石燃料。焚烧后的炉渣,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金属等残余物也可进一步回收再造,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利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直击黄赌毒骗集中营 妙瓦底罪恶之城 台湾帮幕后黑手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