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讯(特约记者 刘露 通讯员 李毓)3月29日下午,春风和煦,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时节里,“学雷锋”的温暖春风,吹拂着每一个角落。在这一片生机盎然中,泰禹小学2216星星中队的师生们,带着满满的爱心与期待,走进了慢天使爱心屋——一个藏着无数折翼天使的温馨小屋。
慢天使爱心屋,是一家公益性质的脑瘫儿童收养组织,这里收养了200多位有着特殊需要的孩子。每一个慢天使背后,都有着一段让人心疼的故事。有的孩子吃一粒葡萄都要经历三小时的抢救,有的孩子双手双脚加起来只有一根指头能弯曲,还有的孩子看似健康,但16岁的年纪却拥有着8岁的智商。更有甚者,一个因家人忽视而导致上半身终身瘫痪的女孩,她的到来,还伴随着一对慢天使双胞胎兄弟……
这么多慢天使,他们如何在这里生活、学习、康复呢?2216星星中队的禹娃们,在这次“看世界”的活动中,找到了答案。而这一切的幸福与安宁,都离不开爱心屋的主人——姚妈妈。
姚妈妈的成长经历,充满了坎坷与艰辛。四岁时母亲改嫁,她被辗转卖过四户人家,最终在一位残疾奶奶的收留下长大。14岁时,她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照顾一名脑瘫儿童。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那孩子的父母竟狠心地将孩子抛弃给了她。
生活的磨难并未让姚妈妈屈服,反而在她心中种下了感恩与奉献的种子。凭借着非凡的毅力和无私的爱,姚妈妈创立了慢天使爱心屋。三十五年如一日,她坚持公益,影响了无数“雷锋叔叔”“雷锋阿姨”。在爱心屋里,慢天使们不仅能免费学习、进行康复训练、享用营养午餐,就连他们的家属,姚妈妈也为他们找到了工作岗位。
在这次活动中,姚妈妈带着禹娃们阅读了冠军的故事。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自小母亲离世,父亲为了培养他成才,每日上班都手捧一本厚厚的书。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然而有一天,孩子惊讶地发现父亲手中的书竟然拿倒了。那一刻,孩子的泪水夺眶而出,现场的禹娃们也纷纷起身,分享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接着,姚妈妈分享了荷花的故事。在荷花池中,第一天只有一朵荷花绽放,第二天荷花数量翻倍,第三天又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翻倍……当第30天来临时,荷花铺满了整个池塘。这是坚持的力量,也是希望的轨迹。就像爱心屋里的慢天使们,尽管起步艰难,每一次康复训练都如同第一朵独自绽放的荷花,微弱又孤独。但他们从未放弃,日复一日地努力着,有的学会了走路,有的学会了穿衣……
听完姚妈妈满含深情的分享后,现场的禹娃们眼眶泛红,许多孩子悄悄流下了眼泪。这眼泪里,有被深深触动的感动,有对生活新体悟带来的成长,更有一股想要付诸行动的炽热决心。
这次“照亮慢天使,共学雷锋行”活动,禹娃们带来了精心挑选的衣物、蕴含知识的书籍以及慢天使们需要的生活物品。“我们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健康生活,努力学习。待羽翼丰满之时,成为社会栋梁之材,以更大的力量投身公益,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旷禹轩同学有感而发。
在班主任李老师和家长们的陪伴下,2216星星中队的禹娃们不仅收获了感动与成长,更坚定了未来投身公益的决心。愿这份爱心与善举能够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六村社区:养老认证“零跑腿” 暖心服务“零距离”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