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撬锁开灯?城市管理不应如此“粗暴”

2025
02/06
17:23
中国新报
分享

 

      2月3日,山西大同古城一网友发视频称,因店铺未按要求开灯,被多名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2月4日,当事人岳先生告诉记者,此事目前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大同市平城区委办工作人员表示,已关注到此事,确实不合适,正在处理。(2月5日央视网)

 

      大同古城搞亮化工程,本应是提升城市形象、增添节日氛围的暖心举措,尤其在春节这样的传统佳节,灯火璀璨能让城市更有喜气的年味,让民众感受到喜庆与温馨。但大同古城在推行亮化工程时,工作人员撬锁进屋强行开灯的行为,却将好事变成了坏事,结果“坏事传千里”,搞的人人皆知。


       商铺作为商家的私人经营场所,有着明确的物权归属和不容侵犯的隐私界限。商家在自己的商铺苦心经营,谋求生活的自给自足,他们的合法权益理应受到充分尊重。然而,工作人员未经任何合法程序与许可,就擅自闯入撬锁开灯,这无疑是对商家财产权和隐私权的严重践踏,使得商家的安全感瞬间崩塌,商家的基本个人权力如何保障?

 

      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职责是维护城市秩序、服务广大民众,是城市美好形象的塑造者。但此次撬锁强行开灯的做法,完全背离了这一职责,与强盗行为如出一辙,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和良好形象,让民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大打折扣,破坏了原本和谐的干群关系,我们这样的蠢事干的还少吗?

 

       追根溯源,这一事件暴露出部分部门决策的严重随意性。不能脑袋一热、一拍脑袋就做决策,用屁股指挥脑袋,这种缺乏深入调研、未充分考量实际情况和民众需求的决策方式,必然会在执行过程中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春节期间,让城市灯火明亮确实能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但绝不能搞“一刀切”,灯亮不亮,营业时间长短,应有商家自己决定。也不是所有商家都愿意配合这样的统一要求,个体差异和商家意愿必须得到充分尊重。

 

        相关部门必须深刻反思,在今后制定政策和执行任务时,要多一些科学规划和理性思考,少一些盲目冲动和主观臆断;多与民众沟通协商,广泛听取民意,少一些独断专行和强行命令。只有找到城市建设与民众权益之间的平衡点,才能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既展现出亮丽的外在形象,又能切实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民众怨声载道,城市再亮,也有灰暗。

 

       我们总说“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应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置顶。此次大同古城亮化工程的不当执行,无疑给所有城市管理者敲响了警钟。

 

      政策的出台需多些“精准滴灌”,少些“大水漫灌”。倘若要求商家延长营业亮灯之前,能够深入商家群体,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与诉求,以协商合作代替强制命令,以合理补贴代替粗暴执法,何愁不能实现城市亮化与商家权益的双赢?

 

      希望大同古城相关部门能以此为契机,迅速纠错整改,重塑政府与民众间的信任桥梁。也期待其他城市在推进各类工程建设时,能引以为戒,将法治与人文关怀融入每一项决策与行动中,让城市的每一束光都温暖百姓之心,何愁百姓不亮灯 ?(樊耀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各地多举措保障外出劳动者温暖复工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