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写春联 剪窗花!大学生志愿者喜迎首个“非遗版”春节

2025
01/20
22:18
中国新报
分享

 

     2025年将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凯里市的大学生志愿者怎么迎接新春?

 

    “愿2025年春节大家都有‘福’!”

 

      1月18日,凯里市“我们的梦——文化进万家” 2025年志愿服务送春联、拍全家福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火热开展。现场,河北美术学院的大学生吴宇辉不停地写“福”画“福”,笑容可掬。

 

2025年1月18日,在贵州省凯里市一企业,当地书法家们在书写春联。(杨仁海 摄)

 

      此次活动,与往年不同,男女老少齐上阵,各自展示技艺,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夺目耀眼。

 

      一位来自黎平县第二中学的学生周炳宏,随从父母逛国贸商场,偶然看见很多人围观着写春联,她立刻上前询问取纸,自书一幅篆书春联:“盛世龙腾兴伟业 新年䖳舞起宏图。”横批为“财源广进”。

 

      顿时,书法爱好者们啧啧称赞。

 

     更令人惊奇的是,当地书协会员唐克强发现一起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剪“春”字,十分漂亮,工艺精湛,特别是一幅集体创作的剪纸作品《开往春天的幸福列车》,非常震撼。

 

2025年1月18日,在贵州省凯里市一企业,大学生志愿者在教小孩子做剪纸。(杨仁海 摄)

 

      唐克强从医多年,但酷爱书法,每年都参加送春联。

 

      然而,被剪纸迷住了的唐克强偷了个闲,跟大学生志愿者宋旭倩“拜师学艺”。一会儿,他剪好了第一颗“喜”字,刚尝到了成功喜悦的唐克强,又学剪成了立体“春”字,情不自禁地叫“小师傅”拍照,笑容灿烂。

 

     “我学会剪‘春’字、‘喜’字啦!”唐克强拿着剪纸作品归队起书写春联时,喜形于色。

 

       唐克强认为,现代社会春节的庆祝方式过于注重外在的繁华和喧闹,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传承。

 

     “像过年,家家户户贴春联,剪窗花,村村寨寨舞龙舞狮,跳芦笙舞,唱大戏……”唐克强说,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和挖掘民族特色,才能把年过得更有年味,更有内涵,更有意义。

 

2025年1月18日,在贵州省凯里市一企业,大学生志愿者在展示剪纸作品。(杨仁海 摄)

 

       去年考取黑龙江绥化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宋旭倩,原于凯里市第三中学上高二时就跟中国剪纸协会会员、美术老师吴玉萍学习苗族剪纸,先后到黔东南州特殊教育高级中学、企业和老年大学助教剪纸兴趣课。

 

      据了解,2024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宋旭倩表示,它成功申遗之后,我们无比高兴的同时,我们对春节有了更多的期许。譬如写春联,剪纸,贴窗花,都是美好的祝愿。

 

      宋旭倩告诉记者,去年,她参加送春联活动,大家排队等候剪“春”字,忙不过来。今年更令人欣慰的是,不仅剪纸挂历成了抢手货,还有长辈,有爱心人士及家长带着小孩现场学剪纸,气氛热烈。

 

2025年1月18日,在贵州省凯里市一企业,一市民在展示获赠剪纸。(杨仁海 摄)

 

     “今天,最开心的是姐姐教剪‘春’字,学会剪了,比逛国贸买东西开心。”留守儿童王悠高兴地说,这两颗“春”字都是我自己剪的。

 

2025年1月18日,在贵州省凯里市一企业,一市 民在挑选春联。(杨仁海 摄)

 

       此时,宋旭倩等大学生志愿者被大家邀请一同合影,称赞不绝。

 

      宋旭倩表示,自己作为大学生志愿者能参加这次活动,传��和弘扬非遗文化,非常荣幸。一方面表达了我们对春节的期望,对广大市民一种送福利,愿大家春节过得快乐,过得开心。一方面,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从“非一般”到“非遗版”,春节从举国同庆走向举世同庆。我们教剪纸,送祝福,希望春节在传统与现代融合越来越完美,让年俗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更绚丽光彩。(通讯员 杨仁海)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岳阳市网络文化协会举行第四届第一次会员大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