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天,就是“啊!里山!先生”和我重逢六周年了,为了纪念这一特别的重逢,4月23日,特邀上中共基层社区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党员5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原沙土区(镇)沙土街道担任二十多年支部书记的王学梅同志(“啊!里山!先生”母亲)参加,我们三人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走进了贵州省毕节示范区金沙县沙土试验区。
王学梅是一位85岁的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走起路来腰杆笔直,按“啊!里山!先生”的话说,就是“身体棒棒滴!”
王学梅老人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她常住贵阳,热心公益,经常参加社区举行的各种活动,前年腊月,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胡忠雄还专门看望慰问了她,并与她合影留念。
与胡忠雄书记的合影照片,是老人的骄傲,王学梅老人总是小心翼翼的珍藏着,一般不拿出来,就连儿子“啊!里山!先生”也只得看过一次,并且想翻拍老人也不允许,从这看得出老人有很强的党性原则。
多彩贵州,五彩金沙,红色沙土。沙土试验区是贵州有名的黔中古镇,是名符其实的毕节示范区第一大镇,总人口突破十万人,就连出租车多年前就多达八十余辆。
近些天,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前来沙土试验区的人多起来了,尤其是前往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胡家大院的人,因为胡家大院,是90年前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指挥部,1935年3月29日至4月1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隐蔽来到沙土,在胡家大院,毛泽东、周恩来等部署指挥南渡乌江,兵临贵阳、直逼昆明、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南渡乌江是四渡赤水的收官之战。
为纪念中央红军南渡乌江胜利90周年,今年3月底4月初,沙土试验区开展了为期七天的“红色文化传承周”主题活动,在以“春游金沙•乌江红韵”为主题的红色旅游融合互动交流活动中,多位红二代、红三代精英出席了这一活动。
有意思的是,隔着胡家大院一条街的石柜台,就是“啊!里山!先生”的老家,他就出生在这里,并在石柜台长大。
“啊!里山!先生”说,他小时候,就听老人们说过:长征时,毛主席就在沙土街上他家旁边住过。
走进石柜台“啊!里山!先生”老家所住的院子,看上去,这院子并不大,但王学梅老人说:当年这里可是住着12户人家。
如今,百年过去了,这院子显得有些老旧,但是内外却干净整洁,而且游人不断。
从院子墙上的资料看得出,红军长征在沙土期间,驻扎在石柜台的是红三军团领导,彭德怀、刘少奇、胡耀邦等都在石柜台住过。
走出院子,迎面,“啊!里山!先生”和我见到了一位正在忙活的老人,看上去,这位老人身体不够理想,状态一般。
“啊!里山!先生”悄悄告诉我,这位老人和他有亲戚关系,算老表哥,老人倒是一个普通人,可别小瞧他,因为他有个特别厉害的儿子:是沙土名人、著名文化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专家、国际易学联合会荣誉会长廖宾宇先生,他随便写一篇文章出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都可能会发表。
在我们即将离开沙土街上准备上车的时候,这时,胡家大院内外突然热闹起来——
原来,是有两队穿着校服的上百位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前来胡家大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红军长征精神,一队已进入胡家大院内正在聆听,另一队则在外面街一边列队等候。
沙土试验区,是商贸古镇,是革命老区,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在这里,红军精神代代传,红色是沙土的本色,在新时代,让我们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长征精神,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之路。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一次的沙土之行,“啊!里山!先生”和我都有了新的收获。(本报记者 刘延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加拿大华裔诗人星子安娜赴洛夫故里续写诗歌之缘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