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30年和2035年为时间节点,支点建设分‘两步走’,按照‘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的步骤,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2月5日,湖北“新春第一会”——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发出加快建成支点最响亮的动员令,对“什么是支点、怎样建支点”进行更深入的部署。
“湖北要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去年深秋,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荆楚大地,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对湖北发展提出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全省上下牢记总书记赋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使命任务,知重而担、找准目标、明确路径、知责而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找准战略定位,擘画“思维导图”。只有深刻理解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支点”概念,精要阐释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内涵,才能牢牢把握加快建成支点的战略定位、战略任务、战略机遇,切实扛起支点建设的战略使命。省委对标对表总书记对中部地区崛起及湖北工作提出的要求,深刻把握一域与全局的辩证关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在宏阔的时空坐标上,画出一份“思维导图”:支点,就是事关战略全局的支撑点、撬动点、制高点、关键点,就是要在区域发展上快于、好于、优于、强于其他地区,更好服务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支点建设,就是要以综合实力领先、科技创新先行、现代产业引领、枢纽地位凸显、改革开放示范、城乡区域协调、生态环境优渥、文化繁荣兴盛为显著特征,以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为主攻方向,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枢纽、引领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
找准目标定位,向着建成支点加速奔跑。目标就像是长夜中远方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位置和方向。目标清楚,才能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如何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湖北提出了“两步走”的目标:到2030年,力争全省经济总量达9万亿元左右,主要经济指标跨越进位、中部领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开放高地、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形成,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到2035年,综合实力、科技实力进入全国前列,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功能显著增强,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整体重塑,美丽湖北高标准建成,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中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找准发展路径,向着建成支点加速奔跑。有路径就有方向,有方向就有奔头。奋力开创湖北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必须找准发展的新路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新机遇,找准发力点,把长板拉长、短板补齐,从而最大程度激发自身潜力和用足自身优势,将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打开湖北改革发展新天地。如何加快建成支点?湖北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大力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战略支撑力;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区域协同力。这些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引领全省上下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明责而行,向着建成支点加速奔跑。责任是第一动力,措施是最好保障。只有明确职责,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才能落实有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湖北处在“奋勇争先、建成支点、谱写新篇”的关键时段。只有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明责而行,才能不负如山厚望。只有只争朝夕、快马加鞭,才能不负机遇垂青。只有敢打敢拼、踊跃争先,才能奋力登上高峰。我们要不满足于差不多、一般化,敢与好的比、与快的赛、与强的竞高低。全省各地各部门、各行各业都要牢固树立位居第一不止步、不居第一不罢休的精气神,不甘现状,追求更好,敢于突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存储芯片、心肌旋切、北斗通导遥一体化等技术和产品世界领先;全球首款续航超千公里氢能重卡试产;首个全国产高通道脑机接口临床测试;在全国率先搭建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诸多领域敢为天下先,以强烈争先意识赢得亮眼发展实绩,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增添了底气。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让我们知责而行、谋定快动,主动作为、再立新功,共同铸造撬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撑点、中心点、关键点。(何长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时政微视频|共赴冰雪之约
下一篇:最后一页